首页 >   > 领导讲话 > 正文 
 
  孙瑞哲:强韧性,稳增长,开创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01-12
分享至:

  在1月11日举办的中纺圆桌论坛第十六届年会暨“沭阳杯”第十届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发布活动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以“强韧性,稳增长,开创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主题发表讲话。讲话原文如下:

 

强韧性,稳增长,

开创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中纺圆桌论坛第十六届年会上的讲话

孙瑞哲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2022年1月1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们以线上的方式相聚,围绕行业新时期如何平稳发展建言献策。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大家给予行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多年来,中纺圆桌论坛坚持以国家大局审视产业发展,以开放交流破解重大议题,是形成行业发展共识的重要平台。只有形成广泛深入的共识,才能找到共情的基础,共振的频率,才能构筑共赢的格局、共进的力量。借此机会,我想同大家交流分享三个认识,即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和对未来方向的认识。

  一、行业认识:

  纺织行业是新时期造福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

  过去一年,尽管面临着新冠疫情冲击、原料价格波动、货运价格高涨、部分地区限电限产等因素影响,行业依旧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活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为稳经济、保民生、促就业、防风险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1、稳定经济大盘,发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作用。

  2021年1~11月,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产业链绝大部分环节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长丝织造、家用纺织品及纺织机械行业同比增速超过10%。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高。全国3.4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6262亿元,同比增长13.2%。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35.8亿元,同比增长30.8%。

  行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前三季度,行业171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5%,超过2019年、2020年全年的利润规模。171家上市公司前三个季度的户均营业收入达到68.4亿元,户均利润达到7.5亿元,利润率为11%。2021年至少9家涉及纺织领域的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中小企业实现平稳发展。2021年已有124家纺织相关企业进入工信部前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工信部第六批单项冠军遴选工作中,纺织行业有51家企业获得单项冠军企业,29家获得单项冠军产品企业。行业的发展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2、推进共同富裕,发挥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基础产业作用。

  从满足物质需要到满足精神需要、从提升生活质量到提升生命质量、从推动消费升级到推动产业升级,纺织类产品的充分供给持续满足着民生需求,创造着人民美好生活。2021年1~11月,主要大类产品中,化纤、纱、布、印染布、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3%、10.1%、8.5%、15.1%、8.5%,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9.2、20.2、26.8、22.3和17.3个百分点;非织造布产量由于基数影响,同比减少1.5%,但两年年均增速达到6.2%。在通胀预期加重的背景下,纺织产业链平稳、顺畅运行对平抑物价发挥了积极作用。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使得万物皆可纺织的趋势更加明显,纤维材料的革命性替代,正在给产业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纺织行业具有多业态融合、产业纵深长的特征,既有宽口径、易切入的一面,也有高精尖、潜力大的属性。经济最发达和最不发达的地区都在发展纺织行业。产业的梯度转移有力推进了区域资源联动和协调发展,行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力推进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国GDP过千亿的县城中绝大部分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产业带动了全社会2000多万的直接就业人口,是小微民营主体创新创业的重要空间,对于提供就业、创业机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服务新发展格局,发挥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优势产业作用。

  科技、时尚、绿色的融汇与叠加,使得纺织产业成为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组成,在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行业投资主要聚焦于技术装备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和区域布局调整等领域。这些投资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综合带动效应。2021年1~11月,化纤和纺织业投资额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4%和1.7%,规模均已超过疫情前水平。从消费看,纺织产品是内销市场相对比较平稳的品类,行业为拉动内需增长做出积极贡献。2021年1~11月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线下零售额为12363亿元,同比增长14.9%;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1%。安踏、波司登等传统品牌,Beaster、bosie等新锐品牌快速崛起,“平替”成为重要的消费趋势。

  疫情之下,行业的规模优势与体系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通畅做出重要贡献。2021年1~11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6%,在口罩、防护服出口缩减近500亿美元的情况下,2021年全年行业出口预计创下逾31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在海外订单回流等因素支撑下,2021年1~11月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长25.1%,是2014年以来的最好增长水平;全年服装出口额预计达到2016年以来的最高点。外贸结构更加多元,2021年1~10月对越南、印度出口纺织原料及制品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3.3%和72.2%。

  4、分析与展望

  成绩固然可喜,也要看到2021全年运行“前高后低”的态势。随着一些不可持续的增长因素消退,行业稳发展面临压力。新冠疫情演变趋势和我国面临的国际合作环境均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对于实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目标形成挑战。预计2022年将对行业发展韧性和高质量发展能力形成重大考验。

  一是分化趋势短期难以改变。产业链各环节恢复程度不均,价格传导机制不畅,中下游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产业链前端的化纤、棉纺行业利润总额同比涨幅高达221.9%和72.3%;中游行业利润同比增速普遍处于20%~45%区间;而服装行业两年平均负增长5.6%,家纺行业两年平均增长3%。企业发展分化更趋明显,小微企业发展压力明显加大。中国纺联对58个重点纺织产业集群进行了统计,集群内4.8万户企业中4.4万户为规模以下企业,户均年营业收入不足400万元。2021年1~10月这些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1%,利润总额同比减少26.1%,利润率仅为3.5%。

  二是国际市场增长动力趋弱。外需增长的收缩趋向,一方面来自于宏观经济基本面,通货膨胀压力将促使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加快收紧,对市场消费能力及消费信心形成负面制约。另一方面来自于国际采购订单布局的再调整,随着疫情演变,东南亚、南亚供应链或将逐步得到恢复,出口订单向我国回流的形势可能会有所改变。

  三是内需市场重要性增强。2021年1~11月,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增速在15大类产品中位居第10位,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与疫情前相比增长水平仍然偏低。随着统计基数升高,宏观环境更趋复杂,网络渠道渡过疫情带来的红利集中释放期,内需增长将呈现边际放缓态势,分层次、分领域深度、有效挖掘内需市场空间显得更为重要。比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背景下,积极把握农村市场、低线城市消费市场的需求释放机遇;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等政策环境下,积极挖掘各类纺织产品特别是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需求空间等。

  四是区域布局调整出现新动态。2021年,广西、新疆、贵州、江西、山西等中西部省份在纺织行业投资增长方面表现比较突出。这体现出,在土地、用工、用能、取水排污等资源条件不断发生变化的形势下,国内区域布局调整在稳步推进。随着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综合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持续优化,中国-东盟、RCEP等自由贸易区建设有效改善投资环境,中国西部到东南亚、中亚等地区的跨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逐步贯通,使广西等西部沿海沿边省份获得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新机遇。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构建统筹东中西部、国内外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将成为纺织行业更广泛的发展实践。

  二、形势认识:

  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复杂变化,行业处于战略机遇期和转型适应期

  1、行业要适应全球百年变局。

  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特点突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是变异毒株影响,全球生产和物流遭受阻隔;通胀压力加大,发达国家超宽松政策退出可能产生较强负外溢性。市场信心、投资预期、商业信用承受压力;原料价格、运输成本、要素供应面临波动,这些都冲击着产业的平稳运行。近期,美国政府通过的H.R.6256涉疆法案,试图以“有罪推定”方式,把“强迫劳动”标签强加于新疆出产的所有农产品、工业品,通过海关行政措施以及要求进口商自查供应链,阻止“新疆制造”进入美国市场。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正在对产业未来发展形成更深刻影响。全球范围内,规则之变、要素之变、范式之变环环相扣,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压力重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持续交织演进,行业需要适应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

  2、行业要融入民族复兴大局。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行业崛起的潮与涌,行业发展的时与势。

  新时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行业的空间所在、器量所在。资源要素高效畅通,内外市场高度协同,文化自信转化为产业自信,是行业发展的巨大潜能。

  新时期,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经济体系,是行业的方向所在、支撑所在。以创新驱动要素、系统和生态升级,以创新支撑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是行业发展的强大动能。

  新时期,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之美相融共生、价值共享的社会发展形态,稳步推进共同富裕,是行业的价值所在、未来所在。更加富裕的人民、不断升级的消费,日渐缩小的城乡与区域差距,是行业发展的宏大势能。

  3、行业要把握创新发展时局。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下,以数字和绿色为特征,新的发展范式和新的生产函数正在形成。

  经济架构加速“变轨”,数字经济进入稳定期。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生产设备更新、基础设施重置、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架构变革。更多的市场主体与商业场景被连接起来,更大范围的市场和资源实现了整合,消费互联网进入成熟期,发展重心开始向工业互联网迁移,产业价值开始更多来自场景深耕与复杂应用。数字经济治理日渐规范,产业价值的实现进入阳光之下、透明之中。

  价值规则开始“重构”,绿色经济进入形成期。随着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和发展大势,绿色规则出台和制定更加活跃,并开始影响产业的成本结构与竞争优势。规则在相互博弈中持续完善。从技术看,绿色技术整体处在探索期,同一场景下多种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并存,稳定性、性价比尚待检验。从市场看,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开始觉醒,绿色消费已现端倪,但发展依然偏慢。面对调整,行业要顺应大势,也要注意节奏与变化,充分考虑产业的适配性。

  三、方向认识:

  强韧性,稳增长,推进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由历史经验指导当前实践的一次重要部署;是从战略全局角度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的一次总体统筹。会议明确,2022年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这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责任、提供了遵循。

  迈向新阶段、启航新征程,稳定宏观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全行业要按照《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提出的任务方向,充分展现多年深度调整转型所积累的发展韧性,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努力化解各种风险矛盾,实现行业经济在合理区间保持平稳运行,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推进现代化建设方面展现更大作为。稳字当头,行业需要系统推进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创造真实价值、长远价值、潜在价值、共同价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聚焦真实价值,夯实基本盘,强化创新力。

  制造环节是产业稳定和创新发展的基石。要不断强化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做精、做专、做实制造,完善从纤维材料生产、纺织染加工、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以产业循环带动商品和要素循环,促进要素资源畅通流动。强链、补链、延链,保障产业链的稳定和健壮。完善大中小融通、上下游协同的产业生态,稳市场主体,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活力和经营效益。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加快培育“链主”企业、“专精特新”。

  基础创新、硬核创新决定着产业生存权、发展权、话语权。一项技术“从0到1”的突破,将创造一个新市场、盘活一个大行业。要提升行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能力和自主可控能力。重点围绕纤维新材料及装备、纺织绿色制造技术及装备、先进纺织制成品与装备、智能制造关键装备等四个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推动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技术创新、应用与转化,走好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2、聚焦长远价值,注重可持续,提升安全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赢得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减碳是大势所趋,但不是齐步走,是系统工程,不能一刀切。行业要坚持实事求是,按照科学规律、产业规律、市场规律稳步推进。要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深化绿色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旧能源替代、新旧产能替代,要坚持先立后破,有进有出。在《纺织行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框架方案》基础上,要推动优势企业先行先试、树立样板,以“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为先导,为行业企业探索减碳发展路径。要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用好绿色金融工具,完善绿色标准与认证体系。

  只有把安全发展贯穿产业各领域和全过程,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要把原料等初级产品保障作为行业战略性问题来对待,增强国内保障能力,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和布局。同时,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正确处理国内发展和国际转移的关系,保持适当产业规模,满足居民基本需要。要强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与研判,把“新疆问题”放在产业安全大局中考虑,提升对环境风险的识别与预警能力。

  3、聚焦潜在价值,保持前瞻度,畅通双循环。

  以数字、文化、资本为价值支点撬动产业未来。深化两化融合,推动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生态聚合型平台,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开发智能化产品,推进业态模式创新,发展服务型制造,打造柔性供应链。要深度挖掘和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先进文化,培育“大师、大牌、大事”。加快发展自主品牌,探索新的方法论推动传统品牌焕新与再造,助力新品牌衍生与崛起。深化产融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期、投长期。促进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要进一步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推进行业企业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新模式新业态规范化发展。深耕县域、农村等下沉市场,融入奥运经济、冰雪经济,挖掘消费潜力。加快专业市场的优化升级,打造时装周、展览会、消费节,丰富消费场景和渠道。要把握RCEP等发展机遇,整合优质国际资源,塑造国际竞合新优势。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化产能合作。巩固传统优势,开拓新兴市场,打造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格局。加强国际展会的专业性与影响力,规范化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

  4、聚焦共同价值,提升普惠性,增加获得感。

  行业发展要服务于共同富裕大局。一方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供给能力,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推进产品创新,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另一方面,要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产业发展的就业带动力。要保障行业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将产业的生态多元性转化为对就业更大容纳力。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保障劳动权益,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待遇。要改变社会对行业的认知,提升产业对人才特别是年轻人的吸引力,推动人才资源与产业升级间形成正反馈。

  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将产业发展融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提升发展的平衡性与协调性,形成产业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以现代化、数字化、低碳化的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加快培育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发挥东部沿海产业的引领优势与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加强产业协作,以产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上下同欲者胜,乘势而进者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发展的大势,也是中华儿女广泛深刻的共识。致广大,尽精微,守初心,向未来。让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360.jpg
勇攀高峰!波司登交出
360.jpg
波司登发布2023/24年
sy.png
风华正茂30年,intert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

Baidu
map